了解景區標識系統的組成,這一篇文章夠了!
瀏覽次數:2312|日期:2019-11-05 16:08
景區識別系統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。
A.方向標志,表示目的地景點的位置和距離,它起到引導游客進入景區各部分的作用。
1一級引路標志一般布置在景區與市區盡頭的交界處,面積大,醒目,乘客可看到,都在起點和終點。
第二引導標志,主要設置在景區主線和支線交匯處,表示景區段和出入口、中量。干線交叉口布置。
3三級導游標志,布置在景區支線旅游區內,在支線各路口布置,起點和終點均有支路。
B.解釋性標記
1景區導覽卡,注明景區的名稱、景點和設施、旅游路線和距離、緊急聯絡電話號碼等內容,并按300米沿景區各旅游區設置,同時布置交叉口。
2節點描述卡,注明本節中景點的名稱、內容背景、觀賞亮點和時段等。景區的出入口布置在景區的每個旅游區或景區的終點。
3景觀介紹卡,在這里說明什么景觀,同時隨著科學的普及,突出重點容易理解。安排在風景名勝區的每一種特殊的觀點。
C.在景區各節點出現警示、警示標志,提醒可能出現的不安全情況,或者進行社會公益宣傳。
1.在生態脆弱的風景名勝區設置公益性和環保標志,提醒游客保護動植物和環境。
2.應沿景區或分支景區設置安全警示標志,至山體泥石塌陷、道路易滑、道路易墜等危險部位。
3.暖標,沿景區或分支景區入口處及中點布置,不具約束力.
4.安全告示卡,沿景區或分支景區入口處和中點設置。限制游客。按150米沿景區安排一次。
D.景區內各旅游服務設施的服務設施識別和配套服務指南的確定。
1.服務設施、停車場、出入口、顧客服務、廁所餐廳、療養院和其他公共設施的標志必須清楚表示。
2.服務引導標識,對游客使用服務設施進行引導,如停車場、客服中心等需要單獨次級子引導體系。(a、b、c、d……)
E.管理說明標識,配合景區管理部門進行游客行為規范控制的標識牌,約束游客行為和活動范圍。
1.使用者提示牌,告知游客該段景區執行的管理規和動植物,文物保護條例,以及其它的來條例要路段按300M一個布置。
2.景區界限牌,布置在景區管段起止點,需明標明位置、界限、區段、方等
3.非游覽區牌,非游覽區與景區交接點處布置。